亲民接地气!全国人大代表李杏玲: 履职尽责做好群众代言人
“你觉得我这句表述会不会有歧义?”“是有点问题,我认为你这句还要再明确一项内容”……雨后的接地尽责一个下午,窗外寒风萧瑟,国人九游全国人大代表、大代代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杏玲的表李办公室里却是另一番火热景象,她正与市教育考试院院长一起,杏玲围绕她草拟的履职建议,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。做好
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。亲民气全群众连日来,接地尽责李杏玲带着自己写的国人建议,征询多方修改意见,大代代仔细斟酌其中字句,表李力求将建议完善到最好。杏玲九游“今年是履职我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,希望能全力以赴,将更多基层群众的声音带去北京。”李杏玲说,作为一名来自山区教育战线的代表,今年两会,她将继续围绕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。
李杏玲与市教育考试院院长一起讨论修改建议。(吴海清 摄)
爱走街串巷的李代表
熟悉李杏玲的人都说她是一名“接地气”的代表。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,从2013年至今,她只要一有空,就常常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去调研,即使是寒冬酷暑她也停不下调研的脚步。“我在教师岗位工作了28年,所以特别关注教育问题,经常去学校调研,有些学校位于乡村,道路比较小,汽车不好过,骑摩托反而更方便。”李杏玲打趣说,冬天静电多,她头盔一脱,往往头发乱得别人都认不出来她来。
除了在学校,人们还经常看到李杏玲出现在各级教育局、法院、民政局、税务局等部门。“有时候听到一些群众反映的比较典型的问题,我会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下来,日后有时间便会翻出来查询相关政策、法律,并请教相关人士,探讨可能的解决途径,再提出相关建议。”在李杏玲看来,每一次调研、与各行各业的人聊天,都是发现问题、收集建议灵感的过程。
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。履职10年来,李杏玲一直关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整个教育战线的发展建设,心系农村及山区教育。在挨家挨户走访、广泛听取民意基础上,她已提出40多条建议,且基本上每年都有建议被国家相关部委采纳。“我之前提出的要建立山区教师荣誉制度,给在山区工作 30 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;给予在边远山区任教的教师一定的补贴;建立教师荣誉表彰制度;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教师惩戒权;设立高中阶段生均经费标准,保障普通高中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建议都被国家采纳推行。”李杏玲说,能够把百姓的呼声带到中央,并且被采纳,大大提振了她要做好群众代言人的信心。
资料图:李杏玲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(受访者供图)
一直保持初心的Miss Lee
作为连任两届的“资深代表”,李杏玲收获颇多,政治上、业务上、知识面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。去年,她也从基层教师的岗位走上了领导岗位。
岗位在变,但履职的初心不改。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,李杏玲又扎扎实实地在做“功课”,她不仅走访多地调研,还通过众多学生群、家长群、教师群等平台搜集相关建议,并多次请教专业人士,修改完善建议。“今年我围绕推动苏区振兴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容认真准备了8条建议,每条建议都修改了不下10次,希望能提高‘命中率’。”李杏玲向记者透露,她今年准备的建议中,教育类居多,包括:建立新时代下人民教师宣誓制度,“双减”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课后服务发展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等内容。
在采访间隙,记者发现,李杏玲的办公桌上放有几本高中英语书。原来,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中,李杏玲都会抽出点时间朗读英语书。“我以前是英语老师,学生们都爱叫我Miss Lee,我怕我现在不任教了,学术水平会下降。”李杏玲说,她的微信名也是Miss Lee,是想时刻提醒自己,不要忘了初心,在提高工作能力和履职能力的同时,要时刻保持学习的习惯,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。
以往,在北京参会期间,李杏玲总是牵挂着她的学生,所以每次进京参会,她都会坚持给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寄明信片,并盖上人民大会堂的印戳。“现在还是有不少以前教过的学生联系我,请教我问题。”李杏玲说,今年参会期间,她将会继续给学生们寄明信片,激励他们要积极上进、努力学习。
梅州日报记者:吴海清
编辑:罗欢欢
- ·周知!清明假期深圳地铁延长运营服务
- ·莞铜协作创新医教帮扶,获粤黔协作工作队推广
- ·汕尾唯一!赤坑镇入选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拟立项名单
- ·最新!16家猪企一季度总销量超3580万头!
- ·商务部:中国调查机关依法推进进口牛肉全球保障措施调查
- ·粤桂协作:一条“忻丝路”,直通富裕路
- ·就在明天!一文带你吃遍东莞食博会上的汕尾美食
- ·“耕”新致富 “魔”力佛冈
- ·商务部: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延长至7月5日
- ·广东1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拟通过评估
- ·“12221”市场体系列入今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
- ·贵州“村超”新赛季火热来袭,广东坦克大队向“黔”再出发!
- ·商务部: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延长至7月5日
- ·当绿美广东遇上赏花经济:以绿为底种出“花”样“钱”景
- ·春风吹暖万象新!广东乡村“春日经济”活力足
- ·“农友圈”已成规模,农民朋友“田头滴滴”用起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