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秀!广东汉剧入选2020年省非遗优秀实践案例名单
掌上梅州讯 记者获悉,优秀优秀2021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工作会商会于2020年12月9日至11日在潮州举办。广东会上颁发了14个2020年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,汉剧九游其中,入选由我市推荐的年省广东汉剧《夯实剧种基础,巩固传承创新》这一案例榜上有名。非遗
据了解,案例继2019年梅州客家山歌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后,名单广东汉剧不断激发自身在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优秀优秀明显优势,在2020年非遗传承工作中树立了行业的广东标杆、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,汉剧由此获得了该项殊荣。入选九游广东汉剧是年省广东三大剧种之一,是非遗客家人的大戏,它皮黄声腔,中州音韵,原称“外江戏”,已有三百多年历史。2008年,广东汉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近年来,广东汉剧秉承“育人才、创精品、争名牌”的理念,倾力打造广东汉剧“周五有戏”“周六艺苑”文化惠民展演,建立嘉应学院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,设立七色光艺术培训中心等广东汉剧幼苗培训基地,挂牌设立广东汉剧(汉乐)活动驿站,多措并举宣传推荐广东汉剧,不断推动剧种的传承发展,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。据统计,广东汉剧现有11位传承人,设立传承人工作室,确保传承工作提供较好的条件,传承人管理做到年初有规划,年终有总结。其次,自2005年以来,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联合梅州市艺术学校培养了2010、2017、2020届广东汉剧幼苗共106名已登上舞台,2020级24名广东汉剧幼苗正在培养中。此外,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在数据库方面不断挖掘整理抢救性资料,在编撰出版刊物的同时顺势建立广东汉剧资料库,建立了省特级标准艺术资料室,现有保存声像资料361张、公演剧本256本、手抄油印本560本;2014年,建立数字化信息基站,现有数字化信息1500条。
广东汉剧《王昭君》展演照(林翔 摄)
接下来,我市将充分发挥优秀实践案例的示范作用,认真学习好的经验和模式,结合实际,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保护措施,持续推进保护传承实践,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。
本报记者:赖运香
编辑:宋一笑
- ·创新高!清明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.9亿人次
- ·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3.4级地震 震源深度19公里
- ·冯彦哲/魏雅欣首次搭档就进决赛!国羽提前包揽这项冠亚军
- ·湛江连夜检查“保水虾仁” 在全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
- ·4月4日全国接待现场祭扫群众3302.61万人次
- ·全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发布
- ·第137届广交会4月15日开幕 首批进境展品顺利入境
- ·年菜吃到爽!1月16日开幕,顺德这场美食盛宴等你来
- ·清明假期旅客经珠海各口岸出行需求旺盛,车流量创历史新高
- ·市场监管总局:对电动自行车等将大幅提高抽查比例
- ·今年前2月广州市外贸进出口值同比增长14.3%
- ·知名餐饮品牌道歉:永久关店!开除涉事员工!
- ·上海乐高乐园票价公布,成人最低价319元
- ·中国女排选聘洛杉矶奥运周期主教练
- ·广州首批配售型保障房4月1日起开始网上申购
- ·切实做到“管好每一条河流”!2024年河湖管理工作“成绩单”出炉